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按照团省委、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团委推出《我们的“三下乡”故事》特辑,今天跟随我校“寻访红色足迹 续写青春担当”辽宁文旅产业发展考察调研团,走进铁岭市西丰县,重走抗联路,看西丰发展。2023年8月15日,我校“寻访红色足迹 续写青春担当”辽宁文旅产业发展考察调研团以东北抗日联军这部雄浑壮阔的英雄史诗为主线,来到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一行走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抗日游击根据地——城子山山城遗址。该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队走进抗联一军三师史实陈列馆、城子山抗联雕像纪念广场和抗联纪念碑亭学习调研。全体队员追寻着抗联烈士的脚步,重拾散落记忆中的碎片,在这个超时空的坐标中,追忆那段红色印记和思想光辉。

团队走进西丰县营厂满族自治乡。实地调研蒿柳养蚕技术、红松嫁接技术以及河道改造情况。据了解,当地以蒿柳养蚕代替传统的柞树养蚕,蒿柳是优质的固土护坡植物,通过清退小开荒种植蒿柳和在河道两侧种植蒿柳,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扩大了柞蚕放养面积,缩短了蚕的生长周期,提高了产量,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冬季平茬后的蒿柳枝条可编成筐,也是农民冬季农闲时创收的珍宝。团队队员驻足观看“蚕宝宝”生长过程,学习养蚕技术。

团队走进中国野蚕博物馆,学习中国柞蚕文化历史的精华,看到了明清时期丝绸贸易的繁荣景象,了解西丰县柞蚕养殖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团队来到西丰县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基地,学习西丰县红色文化传播经验。团队来到文创公司制作车间,一同观看民间工艺品制作过程,并动手参与制作,体验艺术之美。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队员重走了抗联路,重温革命先辈抗战故事;走进田间地头,学习科学养蚕技术;参与民间工艺品制作,强化了动手能力。全体队员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继承东北抗联革命精神,积极宣传西丰县红色旅游和养蚕产业。在新的奋斗之路上,筑牢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执着情怀,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